湘蒸匯瀏陽蒸菜加盟
項目咨詢熱線
130***14673
湘蒸匯瀏陽蒸菜企業信息:
品牌名稱 | 湘蒸匯瀏陽蒸菜 | 全國門店數 | 259家 |
注冊資本 | 200萬元人民幣 | 成立日期 | 2016-07-29 |
登記狀態 | 存續 | 公司類型 | 有限責任公司 |
所屬省份 | 湖南 | 所屬城市 | 長沙市 |
所屬公司 | 瀏陽湘蒸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 官網網址 | |
公司地址 | 瀏陽市淮川街道聯城社區勞動中路188-2號 | ||
經營范圍 | 中餐 |
湘蒸匯瀏陽蒸菜品牌介紹:
瀏陽湘蒸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奉行“美味、價廉、優質、快捷”的經營理念,始終把“以加盟商為中心,為加盟商服務”作為企業經營宗旨,采取“統一原料、統一標準、統一口味、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的整店輸出模式,大力發展和充分挖掘“瀏陽蒸菜”餐飲技術,弘揚“瀏陽蒸菜”飲食文化,逐步形成“何爹瀏陽蒸菜”全國品牌,將公司發展為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集團。
湘蒸匯瀏陽蒸菜是一道湖南的傳統名吃,屬于湘菜,含油脂少、熱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過程中以水滲熱、陰陽共濟,清淡養胃。相傳起源于明朝,歷經500多年發展。瀏陽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蘊植出的天然食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氨基酸和含氮物質非常高,使味道更鮮美。獨有的加工技法,豐富的食材品味,使瀏陽食材更具獨特性。
菜品起源
瀏陽蒸菜起源于湖南省瀏陽市瀏陽河的發源地——大圍山,隸屬于湘菜系列。
相傳明初時南京政權的朱元璋派兵與荊湘政權的陳友諒開戰,因瀏陽人支持陳友諒,朱元璋便血洗瀏陽,造成“地廣人稀、不見炊煙”的慘象,使瀏陽周邊省份的人口大量遷徙到瀏陽。據《瀏陽縣志》記載,“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長沙〕,瀏遭殲屠殆盡,奉詔招鄰縣民實其地”。于是外地移民紛紛遷入大圍山腳下插草為標,當時移民大都來自江西,成為當地人口的主要來源。明嘉靖年間,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亂,逃入江西宜春,隨后,廣東人亦接踵而至,竟達數萬。他們搭棚而居,被稱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斷反清,遭清廷捕殺,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潛入大圍山的深山僻壤,墾地開荒……這些遷入戶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稱為“客姓”,當時較平闊的地方均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進入山區定居。 客家人離親別祖,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千里遷移,來到瀏陽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客家文化。
蒸菜的形成跟瀏陽的客家人的做飯習慣很有關系,過去的農村家庭人口都較多,農務也多,午餐晚餐沒有太多時間來做,因而他們通常早上就一次把三餐的米飯都做好,用大鍋燒水,燒開后把米倒入煮至六七分熟,然后再撈起來放入飯甑蒸熟,米湯則倒入潲桶拌上米糠給喂豬,而整個蒸煮米飯的時間可達一兩個小時,聰明的客家人自然不會浪費時間,在煮飯的間隙,就會把菜配好,待蒸飯時一起放入飯甑,最后飯熟菜熟,一起出鍋。既節省時間又能做出美味,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生活智慧。
榮譽稱號
2011年8月30日,中國烹飪協會批準授予瀏陽“中國蒸菜之鄉”稱號。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屆中國蒸菜美食文化節閉幕式上,市委副書記吳震從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柳女士手中接過“中國蒸菜之鄉”的牌匾,瀏陽正式獲得“中國蒸菜之鄉”的稱號。
2013年1月,瀏陽蒸菜獲得“中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
2017年2月,瀏陽蒸菜晉升長沙市級“非遺”項目。
2014年11月28日,第九屆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在瀏陽市瀏陽河廣場開幕,創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單體蒸籠,同時開蒸的188道菜,兩項基尼斯世界紀錄。該蒸籠外徑達5.38米,高1.7米,面積為18.08平方米,同蒸188道瀏陽蒸菜。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單體蒸籠,而同時開蒸的188道菜,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同時蒸出的最大盤蒸菜。世界上最大的蒸籠產自“中國蒸菜之鄉”瀏陽山林,采用傳統竹蔑制作,由6名手工匠花費一個月時間編制而成。蒸菜用的大鍋同樣特制,灶臺全部用土磚搭砌而成。188道菜品食材全部采自瀏陽當地農村合作社,盡是綠色食品,并采用鄉間土茶油蒸制。20位最優秀的瀏陽蒸菜名師集體獻藝,菜品由紅、綠、褐、黑、白、紫、橙、黃八種顏色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瀏陽新城圖”畫卷,“百菜同蒸”堪比精美藝術品。
蒸菜特點
食材獨特:瀏陽是長株潭重要的蔬菜供應地、全國養豬大縣(市)、全國茶油生產先進縣(市),現有近100個原輔材料基地和半成品加工企業為瀏陽蒸菜提供了優質充足的原材料。瀏陽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蘊植出的天然食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氨基酸和含氮物質非常高,使味道更鮮美。獨有的加工技法,豐富的食材品味,使瀏陽食材更具獨特性。
營養健康:瀏陽蒸菜在蒸制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營養,避免了煎、炸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壞和有害物質的產生。瀏陽蒸菜含油脂少、熱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過程中以水滲熱、陰陽共濟,吃了不易上火,所用調料量少,清淡養胃,有利于消費者的保健養生。
原汁原味:由于蒸的過程溫度在100度以下,調味技法更多采用民間傳承下來千百年古老調味,使瀏陽蒸菜更多的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方便安全:瀏陽山清水秀,所生產的蒸菜原材料綠色無污染,菜肴在蒸制過程中,能最大程度消除菜品原料中的有害成分,餐具也得到蒸汽的消毒;菜品多為先蒸后賣,隨堂點菜,即點即食,方便快捷,非常適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
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臘肉丁、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蠟肉、清蒸雞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頭,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黃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鹵豆腐、清蒸青辣椒、清蒸魚頭、清蒸火焙魚,還有清蒸空心酸菜、紅薯酸菜、青菜酸菜, 豆角酸菜,以及清蒸豆子、清蒸香腸、清蒸豬肉、雞丁、牛肉絲,清蒸伏魚、 伏雞、伏鴨, 清蒸干筍、 小筍、豆筍, 清蒸青菜、清蒸黃菜等,達數十種之多。蒸菜色澤豐富,多以辣為主。 但因蒸氣去火, 因此清毒潤肺。
做蒸菜講究頗多。首先絕不用高壓鍋、電爐快蒸,大多店家都是早早起床,買新鮮菜或準備特制菜,然后打開蒸籠, 細細漫漫的蒸。 有的菜還要一蒸二蒸三蒸,如蒸木瓜,必須做到七蒸七曬,最后入味冰糖,才叫美味。蒸菜的碗,多為磨紗的粗瓷器,或者干脆從山上砍來竹子,把蒸菜置于竹筒內。蒸之鮮加上竹之香,更為美味。蒸菜用的辣椒分很多種,剁辣椒、鮮紅辣椒、鮮青辣椒、浸酸辣椒、浸朝天椒、浸野山椒、曬青椒等等。不同的菜. 入不同的辣椒,放不同的作料,味道自然不同。
蒸菜的分量小, 最多不過一個吃飯的小碗大小. 因此不適合海吃. 只能慢慢吃. 多點幾樣. 每樣只吃到7分就行,美味十足, 便沒有了分量. 得留下余味. 下次還想吃蒸菜。
吃瀏陽蒸菜,得佐上一兩個湯。 什么佐都不是美味, 惟獨佐水豆腐最好。水豆腐用連夜熬的肉湯沖煮, 出裹前撒上一層鹽須菜(即香菜)、青蔥, 放上兩片空心菜葉子, 火候到好處, 柔潤爽口, 湯為鮮淡。
餐館的門口擺著幾口大鍋,鍋里放置著高達五六層高的竹篾蒸籠,鍋里的水保持著沸騰的溫度,每當有客人到店,就會被領來挑選。蒸菜的品種很多,葷的如竹筒蒸排骨、干豆角蒸肉、臘魚臘肉合蒸、蒸香腸,素的有蒸毛豆、蒸蘿卜片、蒸芋頭,盡管品種花色各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無論是蒸什么東西,小山頂上大都都是一層紅艷艷的干辣椒片,要不就是幾顆黑黑的瀏陽豆豉。蒸菜因為都是事先蒸熟的,品種又多,因此成為湘菜中最容易被拿來用快餐模式經營,長沙的那些瀏陽蒸菜館也常常成為的哥們的就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