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茶油加盟
項目咨詢熱線
4006947899
金浩茶油企業信息:
品牌名稱 | 金浩茶油 | 全國門店數 | 712家 |
注冊資本 | 10,000萬(元)人民幣 | 成立日期 | 1993-10-15 |
登記狀態 | 存續 | 公司類型 | 民營企業 |
所屬省份 | 湖南 | 所屬城市 | 永州市 |
所屬公司 | 湖南新金浩股份有限公司 | 官網網址 | |
公司地址 |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書香路658號金浩大廈 | ||
經營范圍 | 生產、銷售植物油;PET塑料包裝瓶生產自用 |
金浩茶油品牌介紹:
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種植、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營企業,擁有金浩、油中王、宮廷黃金三大品牌,主營油茶籽、菜籽系列高檔食用植物油及中高端食用調和油產品。先后被評為全國經濟林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振興民族產業,為人類提供健康油脂”的經營理念,秉承“誠信做人,勤懇做事”的企業精神,憑借領先的技術研發、嚴格的質量管理、獨特的營銷模式、完善的售后服務享譽海內外。
公司總部坐落于美麗的星城——長沙,并在湖南祁陽、益陽、衡陽及江西萍鄉建設了生產工廠,擁有十多條工藝先進的預榨、浸出、精煉、灌裝等自動化生產線,購置了配套完善的精密實驗、檢測與檢驗設備,并引進了先進的油脂精煉和茶油產品開發技術,憑借優良的產品品質,深受大中城市及沿海發達地區消費者的青睞,成為同行業中的知名品牌。
發展歷程
1993年10月,祁陽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成立,金浩從湖南祁陽的一家榨油小作坊正式以企業的形式問世,“金浩茶油”這個品牌開始走上市場;
1996年,金浩茶油逐漸形成規模,品牌知名度及銷售額大幅度增長;
2000年,金浩科研人員與湖南農業大學及糧油研究所的油脂專家合作,著眼于對茶油資源的深層次、可持續開發;
2002年,金浩引進了德國先進的預檢、精煉全套現代化生產設備,公司的生產技術水平迅速躋身世界前列;
2003年7月,祁陽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更名為湖南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
2005年,金浩提出了“合縱聯橫、打造油茶湘軍”的戰略思想,并成功收購益陽油中王油脂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益陽金浩油中王油脂有限公司;
2007年,金浩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更名為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并先后獲得“全國經濟林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農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2008年,金浩成立衡陽市金浩油脂有限公司;
2009年,金浩成立萍鄉市金浩油脂有限公司;
2009年末~2013年,金浩相繼在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廣東、江西等地成立了銷售分公司,在廣西、福建、山東、浙江、江蘇、海南、河南等地成立了營銷辦事處;
2010年,金浩茶油斥資百萬增加了新的質量檢測設備,并增加了向各級質量檢測機構不定期送檢的次數,竭誠為廣大消費者生產100%安全的食用油;
2011年,金浩茶油主動加入“中國質量萬里行”質量信譽跟蹤體系,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監測,并與中國烹飪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廣茶油應用及茶油健康食品理念;
2013年,金浩茶油成立20周年,為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公司長期以來的支持,我司在長沙賀龍體育館主辦“我是歌手”演唱會,20周年慶典預示著金浩茶油又一次質地飛躍;
2013年,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 快速發展,重鑄輝煌;收入持續增長,利潤翻番,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2015年 ,集團總部落成,公司整體搬遷至位于省府畔、湘江邊的金浩大廈,全新征程開啟;
2016年 ,“丹爺”系列辣醬、“伊木之源”系列洗護用品,等優秀品牌相繼誕生,為企業多元化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
2017年,在望城銅官投資8億元,建設集生產、倉儲、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自動化的“金浩糧油智能工廠”
金浩茶油布局全國市場,與麥德龍、沃爾瑪、家樂福、山姆、等國際大集團加強合作。
茶油歷史
【中國茶油】源遠流長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人說:中華文明也是飲食文化發揚光大的文明。23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食用茶油。油茶,又名“茶籽”、“茶籽心”、“茶油樹”,原為南方山間野生樹種,古代農書和舊志上稱之為“搽”、“山茶”、“楂木”等。據史料記載,用油茶果榨取的茶油曾經是“皇封御膳”用油。由此可見,茶油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使用歷史,更以其獨特的油茶文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2300年前,南方即栽種油茶樹
世界90%的油茶林位于中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茶油生產基地。它生長在我國氣候溫和的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和丘陵地帶,是一種純天然的高級油料。在贛南府、縣志書記載:“山阜多種茶籽。其樹堅而葉厚,青翠茂密,凌冬不凋,11月開花,瓣白心黃,花謝結子,含苞孕實,將一周歲始拾子,剖仁榨油。色味甘香清潔,專入食饌,膏發宜佳吳人購之,入玫瑰、素馨、蘭桂諸香,為甘油。”
東方養生始祖---彭祖的養生秘籍
據民間傳說,彭祖享有“養生始祖”的美譽,史料記載他曾為積勞成疾的、年70歲的堯帝烹飪膳食,特別加入“員木果籽”,終使得普通的膳食變成一道養生臻品,使得堯帝在位70年,118歲仙逝,自此,“彭祖茶籽煲湯巧治堯帝體虛”的典故開始影響中國養生文化,并使得茶油成為皇家御膳用油。
生產工藝
茶油品質
國家標準GB11765-2003規定了食用成品茶油的質量指標,包含了“色澤”、“氣味”、“透明度”、“含皂量”、“不溶性雜質”、“酸值”、“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量”等項目的指標。其中“酸值”、“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量”為強制性指標。用國家標準方法檢測,凡是達標的,就是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將茶油分為: 原茶油——這種油通過壓榨或浸出而得,未經精煉,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不能食用。俗稱“毛茶油” 壓榨茶油——采用壓榨法獲得原茶油,然后對其進一步精煉得到。根據精煉程度分為一級、二級,在壓榨茶油中,一級是最高標準,但要煉制一級壓榨茶油一定得經過堿煉、水洗、脫色、脫臭等多道工藝,成本會上升很多,當然其他的營養成份也會有所損失。浸出茶油——這種茶油通過壓榨獲得壓榨毛油,又將壓榨后殘渣(油餅)通過浸出法獲得原茶油,與壓榨法獲得的原茶油混合后精煉得到的茶油。 二級、三級、四級茶油在低溫下保存都會出現乳白色絮狀結晶物,這是正常現象,不影響食用,外界溫度高自然會消失。但一級浸出茶油不會出現此現象,是由于一級浸出茶油通過冷凍處理去除了茶油中固體脂肪酸和蠟質成分,因此浸出一級茶油是精煉程度最高的國標食用油。
低溫壓榨
世界90%的油茶林位于中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茶油生產基地。它生長在我國氣候溫和的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和丘陵地帶,是一種純天然的高級油料。在贛南府、縣志書記載:“山阜多種茶籽。其樹堅而葉厚,青翠茂密,凌冬不凋,11月開花,瓣白心黃,花謝結子,含苞孕實,將一周歲始拾子,剖仁榨油。色味甘香清潔,專入食饌,膏發宜佳吳人購之,入玫瑰、素馨、蘭桂諸香,為甘油。”
輕度精煉
毛茶油精煉,通常是指對毛茶油進行精制,其工藝為:脫膠、低溫脫酸、低溫脫色、低溫脫臭、低溫脫臘。毛茶油中部分雜質的存在,不僅影響油脂的食用營養價值和安全貯藏,還對人體健康有害。我司輕度精煉的目的,不是將油中所有的雜質都除去,而是將其中對食用、貯藏、安全等有害無益的雜質除去,如多環芳烴、殘留農藥、殘留重金屬、水分等,而有益的"營養雜質",如VE,甾醇、類胡蘿卜素、角鯊烯等要保留。同時在精制過程中去除了茶油的苦澀味,保留了茶油固有的清香味,油質金黃透徹,可用于美容、涼拌、和餡、蒸、炒、炸等各種烹飪方式。我司的低溫冷榨輕度精煉油茶籽油大量保留了茶油里固有的營養成分,同時去除了無益物質,其所有質量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GB11765)壓榨一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