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加盟
項目咨詢熱線
400-1600-330
陽光企業信息:
品牌名稱 | 陽光 | 全國門店數 | 55家 |
注冊資本 | 20萬人民幣 | 成立日期 | |
登記狀態 | 存續 | 公司類型 | |
所屬省份 | 江蘇 | 所屬城市 | 無錫市 |
所屬公司 | 陽光集團 | 官網網址 | |
公司地址 | 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陽光工業園 | ||
經營范圍 | 節能設備 |
陽光品牌介紹:
陽光集團是國家重點企業集團和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排頭兵,涉足毛紡、服裝、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態農林、房地產、金屬制品等產業,年產高檔服裝350萬套、高檔精紡呢絨3500萬米。2006年,陽光呢絨被評為“中國世界名牌”,200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紡織品技術委員會(ISO/TC38)國際秘書處落戶陽光,成為國內首家承擔ISO/TC38國際秘書處工作的企業。
陽光集團堅持以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為主導,建立了以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毛紡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工業設計中心為主要支撐的“一站三中心”技術創新體系,以平均每天50多個面料新品的開發能力,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共承擔56項國家科研項目的攻關,并致力于研發自主核心技術,申請專利2108件,獲授權專利1065件,其中發明專利37件,主持參與51項國際、國家和行業的標準制修訂。
陽光集團堅持走“質量興企”之路,將質量做為鞏固品牌、強化品牌、支撐品牌、提升品牌的核心內容來抓。公司先后獲得江陰市和無錫市市長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獎、亞洲質量創新獎、全球卓越績效獎(亞太質量獎)、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和中國質量獎等榮譽,是江蘇省和紡織行業唯一獲中國質量獎的企業。
陽光集團將繼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產業規模化、品牌經營專業化、資本運作產業化”的總體目標,緊緊圍繞“產業規模、科技含量、品牌效益、低碳生產”四個提升,加快轉型升級,把陽光集團建設成為主業突出、品牌卓越、研發力強,具有跨行業經營能力的、多產業的國際品牌集團。
公司的體系管理方針:心系員工、履行責任、安全生產;總量控制,合格排放,綜合治理;我們承諾持續改進,讓生活充滿陽光!
光彩事業1996年9月,為慶祝陽光集團建廠10周年,公司分別在延安、井岡山革命老區捐建了兩所希望小學。并每年都邀請在校師生代表到公司參觀學習,資助教學經費及教學器材。
1998年8月,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為支援災區人民抗洪救災和重建家園,公司和員工捐款捐物價值超過1500萬元。
2004年,陽光集團銷售首次突破百億,為答謝眾多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向全鎮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慰問金。2005年1月28日,1741名70歲以上的老人領到了500元慰問金。
2007年,陽光集團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向江陰市慈善基金捐款1500萬元。
2008年,得到汶川大地震消息后,陽光集團第一時間就將100萬元捐款送至當地紅十字會。隨著災情不斷傳來,企業再次捐款200萬元。除企業捐款外,“陽光”的員工們也踴躍奉獻愛心,個人捐款總額達60多萬元,共產黨員積極繳納“特殊黨費”共計18萬多元。
與此同時,企業迅速對830多名川籍員工進行了安撫和慰問,為意愿探家的員工提供方便,并根據員工家庭受災情況給予資助。川籍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返家后迅速安頓好家中事務,及時回到工作崗位。
“獻血救人,崇高義務”的思想在陽光集團已經深入人心,每年都有數百計的員工參加義務獻血。
各類培訓
江蘇陽光集團貫徹“科教興企、科技進步”的戰略方針,積極開展職工培訓教育工作,鼓勵崗位成才、自學成才,堅持德才并舉,充分運用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不斷提高員工個人的勞動效率和職業競爭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公司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1998年公司掛牌成立了江蘇陽光集團職工學校,先后投資上千萬元,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施,新建了電腦教室、階梯教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和課件制作室。連續多年被評選為無錫市學習型企業示范點和江蘇省企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以及中國培訓教育先進百強企業。
公司與車間或科室的二級辦班是陽光集團職工教育的傳統特色。各級單位從公司的戰略目標和實際需求出發。讓企業的每一個團隊成為學習型組織,讓公司成為一個以創新為指向的“學校”。
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職工學校依靠社會的優勢教育資源,先后與復旦大學、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蘇州大學、江南大學、南京審計學院、南京工程學院、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開辦了MBA市場營銷課程班、經濟管理專業證書班、紡織品設計班、高級會計班、電氣自動控制培訓班、意大利語出國培訓班……為企業完成戰略目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本”。
我們不但把人才“引進來”,而且把學員“送出去”培訓,每年都會選送一批管理和技術骨干出國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一線生產工人也分批去日本或意大利學習修布或縫制技術。
隨著企業的發展,公司現有外來職工比例已近50%,職工學校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使他們在這里能夠學到知識,掌握本領,增強信心。